深圳龙华区在2023年底创新推出的“政策AI计算器”是国内首个利用“大数据+AI算法”打造的智能化政策服务平台,通过数字化手段高质量归集全区政策补贴,构建“免申即享”“企业数据导办”“补贴事项导办”和“政策文件导办”四个功能模块,并配套“办件查询”和“人工客服”两个附属功能,实现政策“拆解、匹配、直申”全流程服务,解决企业政策申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、流程繁琐等痛点。
这个“政策AI计算器”的核心功能包括三大板块:
板块一:全量政策归集。
整合龙华区14个部门的431项政策补贴,覆盖科创、工信、人才、教育等多个领域。
板块二:智能匹配与测算。
企业只需输入公司名称或勾选自身符合的标签(如行业类型、营收规模、研发投入等),系统即可自动匹配可申报的政策,并测算最高可申请金额。
板块三:一键申报与流程优化。
从查询到申报全流程仅需3分钟,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近90%,人力成本降低70%以上。系统还集成至广东政务服务网和“i深圳”App,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
展开剩余78%下图:龙华区的“政策AI计算器”主页面(图源:人民网-深圳频道)
截至2024年底,“政策AI计算器”累计发放补贴超16亿元,精准惠及3200余家企业,平均每家企业获得补贴约50万元。但在部分重点产业园区(如深圳(龙华)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),由于聚焦高成长性科技企业,部分企业通过叠加多项政策(如“工业上楼”租金补贴、数字化转型专项补贴、人才住房保障等),单家企业年兑现资金可达300万元以上。
如某人工智能企业通过该系统匹配到“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研发补贴”“首台套设备购置补贴”“高层次人才团队奖励”等政策,2024年累计获得补贴320万元,占其当年净利润的2.8%;再如某半导体企业匹配到“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流片补贴”“进口设备关税减免”等政策,2024年节省资金310万元,直接转化为研发投入,推动其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近20%,市场份额提升3个百分点。
通过“免申即享”模块,系统可自动比对企业数据(如纳税额、社保缴纳记录),无需企业主动申请即可发放补贴。2024年“免申即享”政策覆盖116项,惠及79万家企业和群众,兑现资金超20.15亿元。即便是未能通过AI匹配到补贴的企业,系统也会针对企业自主勾选符合情况的标签,自动匹配推送可申报的全部补贴,确保无一遗漏。
“政策AI计算器”自推出以来,系统访问量已突破55万次,政策覆盖率从传统模式的不足30%提升至85%以上。若归纳一下这个“政策AI计算器”的创新机制与特色亮点,大致有三个方面:
首先是动态政策拆解与标签化管理。系统将每项政策的申报条件拆解为288个标签(如“员工人数≤300人”“纳税信用等级A级”等),企业勾选标签后,系统自动生成可申报的政策清单,确保“应享尽享”。
其次是政策月历与智能提醒。系统按12个月分类展示政策申报时间节点,用“绿、红、灰”三色标注申办状态(如绿色为可申报,红色为即将截止),并通过短信、站内信推送提醒,避免企业错过申报窗口期。
最后是政企协同与精准服务。龙华区组建了397个定格企服小组,结合“政策AI计算器”数据,对重点企业开展“一对一”辅导。如2024年通过该机制帮助120家企业成功申报“专精特新”认定,获得专项补贴超1.2亿元。
下图:龙华区“政策AI计算器”手机端界面(图源:szlhq.gov.cn)
如今,这个“政策AI计算器”已在深圳前海、南山等区域推广,而龙华区也正在引入大模型技术,进一步优化政策匹配算法,将很快实现“自然语言描述需求—系统自动生成政策方案”的全智能化服务。同时该系统也将与企业征信、供应链数据等深度融合,未来可拓展至融资推荐、市场对接等领域,打造“政策+金融+产业”的一站式服务生态。
综上所述,龙华区的“政策AI计算器”服务模式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多维度的深远意义:
第一,它精准破解了“信息不对称”的问题,构建了透明高效的政策服务体系;
第二,它通过“流程再造”推动服务升级,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;
第三,它利用“数据赋能”强化政策协同,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;
第四,它是一种“创新驱动”的政府治理转型,树立了“数字政府”建设标杆;
第五,它通过“公平普惠”激发市场活力,助力中小企业发展;
最后,它通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并重,构建了可信服务环境。
可以说,这六个方面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一份“龙华样本”,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数字化手段打通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从“政府端菜”到“企业点单”的服务转变。
原创作者: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
撰 稿:严 含
责任编辑:胡珊毓
策划审核:夏 雨
发布于:上海市鼎合网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-网上炒股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